予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十余筒其中复得精妙者·江南秋兔老毫疏

朝代:宋朝|作者:林逋|
江南秋兔老毫疏,数字钟王尚贾馀。
因读退之毛颖传,可怜今日不中书。

赏析/鉴赏

【原题】:
予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十余筒其中复得精妙者二三焉每用之如麾百胜之师横行于纸墨间所向无不如意惜其日久且弊作二篇以录其功

猜您喜欢

  • 1.《示师言民表宋朝·许景衡二子追凉古寺东,阴阴绿叶散清风。荜门蜗舍日亭午,试问此风同不同。
  • 2.《赠书华严宋朝·释广闻南询曾不涉途程,写尽山云海月情。放笔看来亲到处,一场特地又愁生。
  • 3.《余山·其十元朝·清珙历遍乾坤没处寻,偶然得住此山林。茅庵高插云霄碧,藓径斜过竹树深。人为利名惊宠辱,我因禅寂老光阴。苍松怪石无人识,犹更将心去觅心。
  • 4.《河上即事·其四明朝·佘翔惨淡浮云色,萧条万里情。风尘何落魄,湖海且逃名。丧乱依刘表,离骚赋屈平。陆沉无不可,归去问柴荆。
  • 5.《得伍国开书寄答兼讯有开明朝·李孙宸三秋一别各参商,燕去鸿来路渺茫。双鲤见遗中有素,长河欲渡恨无梁。竹林妒尔还高卧,宦味怜予已厌尝。闻道惠连诗更好,春来曾几梦池塘。
林逋的诗词曲代表作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人,北宋著名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