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禹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汉室尊儒未得真,只求学艺不知人。
君王幸已疑王氏,苦把春秋助贼臣。

猜您喜欢

  • 1.《寄何髯宋朝·周孚髯何不见二年馀,落魄京尘强健无。淮上风沙尤可厌,今年我亦白髭须。
  • 2.《夜泊净业寺明朝·朱国祚僧楼佛火漾空潭,李广桥低积水含。一夜朔风喧树杪,蓟门飞雨遍城南。
  • 3.《重过姚约如是庵赏菊明朝·李孙宸初秋下榻留风雨,餐菊重来秋杪时。岁月已拚杯底过,芳菲犹喜眼中私。繁英不用编篱护,密叶从教傍砌披。自是秋光无早晚,还寻蓬径问花期。
  • 4.《宿剑门古县清朝·毛澄晋代题铭剩藓斑,蜀门废县水潺潺。谯周计失非难守,钟会功成竟不还。黄叶树悬云外石,红衣人上雪中山。马蹄不管兴亡事,细雨梅花出剑关。
  • 5.《仲春日友人招饮不赴明朝·沈光文并无一事慰相知,占住桃源亦颇宜。诗债屡稽明月夜,酒缘偏误好花时。频收静致留春雨,忽发新思寄柳枝。却讶渔人焉得到,遂令鸡犬也生疑。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