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邹氏延寿亭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一世跻仁寿,君今更欲延。
山中想无事,分外得长年。
松老多经雪,云闲不到天。
区区殉名者,回道倍凄然。

猜您喜欢

  • 1.《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唐朝·李白 潮水还归海,流人却到吴。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 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
  • 2.《留别曾自昭徐圣甫明朝·王邦畿天光村鸟鸣,客子动归情。海月终辞夜,山云尚在楹。殷勤图后会,勉强就前程。珍重同窗友,劳生亦太轻。
  • 3.《和祖道募耕者赴西北宋朝·彭汝砺朝廷今日重农耕,劝募招怀有度程。四海田畴须垦辟,万箱菽粟看流行。
  • 4.《同陈仲宣临漳眺三台感赋元朝·刘绍暮雨洒平陆,浑漳飞急流。停车访遗趾,萧瑟馀烟丘。忆昔炎运否,黄星射中州。虔刘矫天威,叱咤风雷愁。构此睨霄汉,凭轩揽壮猷。蜀栈小诸葛,三江卑仲谋。歌钟绮筵开,冠盖...
  • 5.《七夕宫词四首·其二明朝·何吾驺辇道频年积绿阴,人间天上两沈沈。桥边机杼劳相待,何似浑忘去住心。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