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黄通诗篇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
美玉宁须琢,朱絃岂在音。
钟期如未见,慎勿待闲吟。

猜您喜欢

  • 1.《题龙兴观胡道士壁宋朝·洪朋倒生松树倚清池,日下西山鸦乱啼。隔水竹林人不到,欲寻神界路应迷。
  • 2.《灯夕杂咏·其三明朝·伍瑞隆画烛沉沉动玉楼,佳人初御紫云裘。自怜灯好千金值,犹恐春阴不自由。
  • 3.《送查韬荒明朝·何巩道越客思归欲暮天,离情飞起入蛮弦。路长风雪空相忆,世难文章未可传。红蓼落花初宿雁,绿杨凋叶忽辞蝉。平生最喜临江水,一到分流便黯然。
  • 4.《陈其年索诗送王生之襄阳清朝·王士祯试说襄阳好,曾游路不迷。江帆过岘首,水竹绕檀溪。市上江陵估,机中窦氏妻。不知征戍后,谁唱白铜鞮。
  • 5.《烈山清朝·王士祯古寺红墙出翠微,莓苔石壁滴人衣。一行白鹭冲船起,却上半岩松顶飞。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