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丁正臣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铅椠辛勤四十年,抟风不上鬓霜寒,
朱门何处是知已,短褐空瓢行路难。

猜您喜欢

  • 1.《送淳轼二上座·其二宋朝·李彭上人定自有佳处,眉宇翠气连湖山。烟边候雁著行急,力挽不留相与还。
  • 2.《和孟郊韵宋朝·林邵山僧庞眉苍,翻径坐禅床。层轩豁远目,静室便异香。微风仙籁响,过雨晴岚光。何须向庐阜,此即真道场。
  • 3.《十三夜明朝·李之世未觉清晖满,还惊皓魄流。夜凉清似水,云澹曲如钩。雁影冲寒塞,砧声起暮潮。孤城一长望,萧飒总悲秋。
  • 4.《寻半山堂遗址清朝·王士祯舒王归卧后,卜筑蒋山边。骑驴衣扫塔,来往定林前。空山无旧业,欹涧但怀烟。太息元丰事,江城闻杜鹃。
  • 5.《赠柴云倩·其一明朝·沈守正三世托通家,从来见赤騧。稍能露头角,不喜醉琵琶。日照琳琅树,风回锦绣霞。清芬一以接,捉手冂人夸。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