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蔡十八丈相示诗卷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昔年多幸枉高轩,示我新诗累百篇。
使君即时还赵璧,梦魂今尚忆钧天。
据鞍马援谁云老,陋巷颜回始是贤。
桂树寒山风景好,近来应更有长编。

猜您喜欢

  • 1.《点绛唇·送李琴泉宋朝·吴大有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添愁绪。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
  • 2.《虞美人·小生上明朝·王玉峰小生上:红轮闪映旌旗晓。虎帐寒差少。除残早巳慰云雷。旋听凯歌声起碧天低。
  • 3.《溪上明朝·王继统缘流信所适,倚棹溪之滨。新月淡如我,晚山青向人。孤蒲微戢戢,烟浪细鳞鳞。露下可云返,凉风吹葛巾。
  • 4.《心远亭探梅明朝·吴旦聊移杖屦探芳魂,翠羽飞时在兔园。玉屑带烟微有态,粉香随水半无痕。新妆巧向檐前得,旧曲愁从笛里翻。遥想溪桥春雪后,几枝疏影傍柴门。
  • 5.《玉井莲明朝·吾邱瑞小生扮范逵净扮贾儒上:纁帛招徕。咫尺辕门冠盖。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