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徐殿丞游麻姑山陈屯田闻之以诗见寄次韵第·良友嗟尘网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良友嗟尘网,相斯物外游。
求珠非赤水,不死是丹丘。
几上麟交擗,樽中蚊乱浮。
仙家一度醉,人世几千秋。
药气多留鼎,茶香细出瓯。
尧人方旷荡,容易学巢由。

赏析/鉴赏

【原题】:
同徐殿丞游麻姑陈屯田闻之以见寄次韵第一首

猜您喜欢

  • 1.《酬柳亚子见赠清朝·巨赞皎皎初冬月,悠悠古柏心。故都怜草莽,桂岭可登临。方外缘偏熟,吟怀蕴更深。思灵松竹茂,何日共探寻?
  • 2.《洞山祖超然生辰宋朝·释德洪希郎真吾道门友,初见忘年今耐久。天机深稳道骨清,诗句谁令愕人口。可怜佳处未全知,但见兹篇气浑厚。我生痴鲁人所弃,洞视胸中了无有。但忻所至有青山,依倚丛林遮百丑。...
  • 3.《正宫端正好元朝·贾仲名人乍别受凄凉。病易感添寂寞。记相别可早半月期过。俺愁人病
  • 4.《感怀明朝·沈鍊梦阙心犹在,怀乡意已赊。月光明万里,空自照京华。
  • 5.《舟泊东昌闻有古楼不果登登仲连台而返明朝·沈守正月冷乌啼到郭门,葳蕤未下鼓先闻。堤横柳树烟生屋,潮落鱼梁水渍痕。齐地郊原皆赤绕,秦时楼阁巳黄昏。解嘲独上高台望,飘渺沧溟出乱云。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