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祕丞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吴人作蜀官,万里泝惊湍。
地俗虽云异,民情想一般。
智明终戒察,政惠不须宽。
前史多循吏,乘闲更熟看。

猜您喜欢

  • 1.《留忠斋承旨南归蒙寄广香盐梅作别元朝·陈宜甫渴心久生尘,鼻孔徒撩天。岂意留夫子,修书念臞仙。奇香清垢衣,盐梅止馋涎。气味忆吾土,安得随归鞭。
  • 2.《有感宋朝·吕陶春秋二百四十年,彗星三见书简编。当时灾异岂止此,无乃旧史失其传。咸平距今十八载,数出妖象垂经躔。圣君忧劳畏天戒,责躬下诏殊恻然。吏之不良民失职,思得谠谕绳诸愆。...
  • 3.《玉簪花·其一明朝·王弘诲疑是花神夜出游,花间晓堕玉钗头。佳人拾处春相惜,斜插云鬟傍翠楼。
  • 4.《秋戍明朝·岑徵飞霜悬大漠,列障并阴山。秣马将军令,寒衣御府颁。朔风枯塞草,秦月下萧关。少妇劳秋梦,瓜期恐未还。
  • 5.《游小金山明朝·李光宸妙高台古瞰江流,计吏来登匪浪游。郁水鼋鼍川上奋,宝陀岩岫槛前收。莺花浃叠催征斝,云树空濛送去舟。箧里长杨知有赋,便应携向凤凰楼。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