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钱塘毛氏西湖园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头。
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处求。
朱楼照影钟声晓,书船落手芙蓉秋。
鲤鱼赤鳞应不少,待与水仙相伴游。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自题梅花庄宋朝·赵必涟一间茅屋傍溪斜,三径荒于靖节家。但得鹤粮随分足,更须锄月种梅花。
  • 2.《盛陶索诗录近作数篇以长句将之宋朝·刘挚太白溪边思会遇,九华峰下共登临。高楼一别江南醉,几岁同为塞北吟。漳浦旧怀多感慨,建安遗响未销沈。言虽穷苦君能听,试写孤音入夜琴。
  • 3.《秋夜明朝·石宝海榴花外送高秋,卧看长空片月流。野客梦回绫被早,清歌声助画堂幽。旧书消日裁千卷,壮志驱人尚九州。独倚西风搔短鬓,洞萧何处起閒愁。
  • 4.《观灯明朝·朱纯春色满侯家,金莲夜吐花。香膏融绛液,细烬落金沙。闪闪明珠箔,荧荧映碧纱。烟凝微作晕,燄煖欲成霞。绾结流苏重,缤纷宝带斜。人看隘珠翠,月出让光华。遍列雕阑护,高张...
  • 5.《金陵广上诸僚友押韵促笔催妆明朝·朱谏睡起杨妃太液东,海棠初试晚妆红。遏云爱听歌喉响,待月休教花影重。金屋阿娇犹对镜,玉楼翡翠未开笼。琵琶半掩劳呼唤,司马青衫湿处同。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