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戢戢虽聚头,脉脉俱俯地。
既言是姊妹,又却相妒忌。
面痕赤未没,尽是伤爪指。
不然睡未醒,被人沃井水。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得用中书有礼人不答之悔作诗解之宋朝·陈渊一时先达揔飘零,亦有阳春世莫听。漫刺从来无处着,曳裾今日欲谁经。只应旧友头空白,难使新知眼便青。射猎南山休夜出,灞陵有尉宿君亭。
  • 2.《早朝明朝·佘光裕耿耿星河夜色虚,诸侯嵩祝夜分初。綵云灿熳缠黄道,瑞气茏葱护紫舆。御苑春光莺语滑,玉桥风暖柳条舒。两阶舞罢南薰奏,治世谁陈贾谊书。
  • 3.《缕缕金明朝·吾邱瑞勤国难济时屯。军中须应援要同心。借米因挑怒。必遭讥哂。忙将利害豁迷襟。同舟莫开衅。同舟莫开衅下生上。
  • 4.《题朱氏时敬庵明朝·李辕独松佳地不虚传,朱氏廜
  • 5.《见郊外掩骼慨然有赋示同社诸子明朝·李之世恻帽睇崇冈,迟迟遵古路。不知何人骨,何年饱霜露。撑拄乱如麻,填委半新故。蟠坭穴蚁蝼,带胔饲狐兔。蜕残不辨形,棺朽空留蠹。衾赗久已縻,顶趾纷异处。轻轻似解萚,栩栩...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