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尽日看流萍,谁原造化情。
可怜无用物,偏解及时生。
泥滓根萌浅,风波性质轻。
晚来堆岸风,犹得护蛙鸣。

猜您喜欢

  • 1.《资福训童行颂·其十二宋朝·释怀深二时普请宜先到,众手能为事不差。讽取如来经一卷,都胜闲话口吧吧。
  • 2.《岁暮寄陈时献明朝·伍瑞隆怀人惊节序,握手限津梁。沧海交情远,云山别路长。论花朝倚袂,倾酒夜焚香。彩笔知无恙,何时接雁行。
  • 3.《苍梧旅次与易中文明朝·岑徵天涯相慰各加餐,逆旅谁怜范叔寒。贫贱每知为客苦,姓名终觉避人难。鸿鸣中泽西风急,日堕危楼画角残。何处登临望乡国,牂牁东下水漫漫。
  • 4.《登中岳明朝·李化龙帝车原应土中央,夜半玉衡建斗匡。正主天关当紫极,特蟠龙角御黄裳。阴阳会处星官叶,风雨交时日柱藏。赤县共瞻人鸟顶,周巡四岳敢偕行。
  • 5.《刘仲安以青山草堂诗见贻寄题一首明朝·李之世城里有佳山,沈霾如许久。浑沦气色疑未分,恰似精华今始剖。刘郎本自天台流,今来却是云山友。城郭劳劳到者稀,扪历方知岩岫陡。前山如揖复如趋,中岭峨然似拱受。万瓦鳞鳞...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