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诗·昔游衡山上

朝代:宋朝|作者:姜夔|
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
欲识所坐舆,横版挂两竹。
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一峰高一峰,峰峰秀林木。
仰看同来客,木末见冠服。
高台石桥路,寻常云所宿。
下方雷雨时,此上自晴旭。
紫盖何突兀,万里在一目。
馀峰六七十,仅如翠浪矗。
北有嬾瓒岩,大石庇樵牧。
下窥半岩花,杯盂琢红玉,
飞云峰畔过,揽之不盈掬。
祝愿融最高绝,紫盖不足录。
俯视同仰观,苍苍万形伏。
惟馀岣嵝峰,南睇半空绿。
仿佛认潇湘,向岳流屈曲。
高处惊我魂,幡思宅平陆。
其东有雷穴,灵异谨勿触。
云来绵世界,云去一峰独。
僧窗或留罅,云入不可逐。
绝顶横石渠。仙人有遗躅。
山多金光草,夜半如列烛。
灵药不可寻,吁嗟归太速。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罢壳税诗三首·其三元朝·叶岘显允许君兮,太岳之裔。仁人之言兮,除我宿弊。太山之阳兮,长川之澨。老农举首兮,曷报嘉惠。请歌我诗兮,贻于世世。
  • 2.《三岩元朝·陈镒尘土寰中有底忙,禅扉咫尺自清凉。云深古洞苔生井,露冷疏林月满廊。紫玉丛开金色相,水晶檐动白毫光。凭谁捲取天潢雪,好把杨枝洒下方。
  • 3.《宋朝·段高寸心如画笔,到处写江山。
  • 4.《破龙潭寺明朝·王天性窈窕珠宫付劫灰,玲珑金刹杂苔莓。洞门烟冷龙何处,桧树风悲鹤不来。草满尽迷飞锡地,尘深难认译经台。空馀寺下寒潭水,怅望何僧更度杯。
  • 5.《予自七十始制生棺题曰归息庵而系以辞明朝·王弘诲宇宙此蘧庐,循环自终始。梦觉总非真,瞬息通今古。
姜夔的诗词曲代表作
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塍。有《白石道人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