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鄱阳复道者

朝代:宋朝|作者:释智愚|
相逢首人漆双瞳,衣衫零落迎秋风。
甘将百骸作泥土,冷笑万事如展蓬。
当今祖道薄如纸,瓦缶雷鸣闹人耳。
正音却作画线悬,两手枕胸泪如洗。
行行不惜两茎眉,魔宫虎穴俱探窥。
山穷桥断始得路,伎俩尽时方见伊。

猜您喜欢

  • 1.《古松馆宋朝·吕陶大字新题重古松,标题不与众人同。何年直干藏山驿,半夜寒声满道宫。并秀雅宜云壑外,相逢最爱雪霜中。秋深纵使乔林减,未许坚姿坠晚风。
  • 2.《卜算子·送春宋朝·皎如晦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毕竟年年用著来,何似休归去。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
  • 3.《岁暮宿锦岩偕邓粤仁兄弟明朝·甘学雪夜三人心,抱膝梅花林。梅香不见影,山谷衡门深。赓歌李太白,宁怯岩寒侵。豪气凌斗杓,孤兴千仞岑。举声叱山鬼,惊起眠枝禽。何如邓二仲,与我雄一襟。此事几千古,今作...
  • 4.《写怀明朝·祁顺客路淹留少故知,家乡回首动遐思。一宵浑似三秋别,两月难成半句诗。酒力中人春去后,江声欺梦月斜时。愁来更有关心处,事业蹉跎鬓欲丝。
  • 5.《自重安至清平明朝·祁顺重安江上水平桥,西入清平一舍遥。城堡高低劳戍卒,溪山远近杂诸苗。随车细雨沾衣湿,扑面寒风速酒消。一段诗情何处写,粉窗红烛伴清宵。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