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郑秀才

朝代:宋朝|作者:叶适|
文苦意尤切,色低声转微。
三生住浅土,一竁阻深归。
艺圃笔锋扫,侯门尘柄挥。
何惭素车集,回绕绛旌飞。

猜您喜欢

  • 1.《渔家清朝·郑板桥卖得鲜鱼二百钱,籴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 2.《新定道中寄桐庐关太守三首·其二宋朝·张方平旦下乌石滩,暮泊严陵濑。潺湲卧溪声,惨澹宿山霭。所历已陈迹,不忘惟嘉话。泪湿青云篇,抚襟惭慷慨。
  • 3.《次致政张大夫韵二首·其一宋朝·彭汝砺石城山水有清音,贾堑烟萝路更深。松竹门阑初作径,蒲荷池沼旧成林。騑騑出适穷周道,汩汩归休傍汉阴。莫诧大夫能作赋,但逢故老数挥金。
  • 4.《妙容非睹宋朝·释清远通身无影像,脱体露堂堂。不话非声色,何曾有短长。河沙恒遍现,故号法中王。优昙花正开,嗅著不闻香。
  • 5.《赠稷山王贞恒明朝·李孙宸玉节亲持出尚方,东平千载复贤王。黄河奕叶盟知带,飞盖追随夜未央。敢拟分桐劳太史,还从受简见邹阳。皇华未是淹留地,招隐何当桂树旁。
叶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叶适(1150年5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
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
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但在权相韩侂胄谋划北伐时提出异议,被改授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叶适不肯为北伐草诏。其后又建议防江,但韩侂胄仍不采纳。开禧北伐失败后,叶适出任沿江制置使等职,节制江北诸州。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累迁至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韩侂胄被诛后,叶适以“附韩侂胄用兵”罪名被弹劾,夺职奉祠长达十三年。
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
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