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巩仲同

朝代:宋朝|作者:叶适|
花溪初逢日苦短,橘洲重寻意更长。
天催鹡鴒玉楼去,潄流不并龙洲旁。
春风忽高行旆起,酒尽何如添野水。
古来交契看老时,与公安得轻别离。

猜您喜欢

  • 1.《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唐朝·杜甫姚公美政谁与俦,不减昔时陈太丘。邑中上客有柱史,多暇日陪骢马游。东山高顶罗珍羞,下顾城郭销我忧。清江白日落欲尽,复携美人登彩舟。笛声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
  • 2.《泊然宋朝·释元肇真个无营者,方能向此居。花间谁是蝶,池上不知鱼。竹户清阴碎,苔阶翠点疏。东西几片壁,只贴坐忘书。
  • 3.《食丁蕈戏作元朝·程渠南头子光光脚似丁,祇宜豆腐与波棱。释伽见了呵呵笑,煮杀许多行脚僧。
  • 4.《杂题画·其三·墨兰元朝·释妙声帝子南征竟不还,墨云零落九疑山。偶因碧草牵春梦,得到潇湘二水间。
  • 5.《虎丘清朝·王士祯阖庐霸业夕阳沉,钟梵空山自古今。剑去虎丘青嶂在,水枯鹤涧碧苔侵。吴宫歌散声犹苦,越绝书成怨不任。惟有生公台畔石,年年白月照禅心。
叶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叶适(1150年5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
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
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但在权相韩侂胄谋划北伐时提出异议,被改授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叶适不肯为北伐草诏。其后又建议防江,但韩侂胄仍不采纳。开禧北伐失败后,叶适出任沿江制置使等职,节制江北诸州。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累迁至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韩侂胄被诛后,叶适以“附韩侂胄用兵”罪名被弹劾,夺职奉祠长达十三年。
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
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