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景参

朝代:宋朝|作者:叶适|
久自知潘令,经曾荐祢衡。
居惭薄气力,何以助声名。
松柏非无岁,盐梅会有羹。
又从沙际别,把酒候潮生。

猜您喜欢

  • 1.《代赠崇安住持僧明朝·王立道近市开兰若,尘中得静几。钟催城树晓,锡伴野云飞。化俗多传偈,持斋独掩扉。自今身得度,僧法尽皈依。
  • 2.《滨川草堂明朝·田汝悚五月麦秋禾黍高,草堂虚豁对江皋。归来不挈东山故,日夕长吟弄彩毫。太丘风格本殊调,经纶卷作碧溪钓。富贵只将草露看,醉来独倚云松啸。
  • 3.《雨夜明朝·何孟伦凉风入窗户,翻我读残书。叶落苔阶寂,春閒木榻虚。阴晴看异局,伎俩笑迂儒。搔首独长啸,幡怀太古初。
  • 4.《玉林别业明朝·李孙宸小亭依木末,幽绝隔尘氛。径僻馀黄叶,檐虚只白云。竹声过暮雨,花气杂朝薰。欲籍苔阶枕,招呼客又闻。
  • 5.《江上有怀舍弟文度·其二明朝·李之世江皋洵难越,烟涛复崩奔。宵行倦睇览,夜宿惊营魂。岂不同枝体,莽莽异寒温。幸果还山诺,为欢在晤言。
叶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叶适(1150年5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
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
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但在权相韩侂胄谋划北伐时提出异议,被改授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叶适不肯为北伐草诏。其后又建议防江,但韩侂胄仍不采纳。开禧北伐失败后,叶适出任沿江制置使等职,节制江北诸州。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累迁至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韩侂胄被诛后,叶适以“附韩侂胄用兵”罪名被弹劾,夺职奉祠长达十三年。
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
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