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赞二首·肩担一条吉撩棒

朝代:宋朝|作者:释宗杲|
肩担一条吉撩棒,棒头挂双破木履。
尽力撮却布袋口,不知里许有甚底。
落落魄魄闹市行,藞藞苴苴没羞耻。
龙华会上若逢渠,定与椎落当门齿。

猜您喜欢

  • 1.《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唐朝·李白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 2.《题无垢院·其一宋朝·石公弼沿磴穿岚造竹扉,一轩幽敞坐忘机。池镵琼骨容清泚,凭槛时看翡翠飞。
  • 3.《天宫寺宋朝·洪朋昨日头岑卧,何曾越门限。徐侯遣行李,邀我伊蒲馔。天宫布金地,长者何代建。柴门实咫尺,佛事亦俨焕。道人呈家风,秋蔬更香饭。玉麈对胡床,凉飙飒河汉。晚来上方上,千里...
  • 4.《题瓜瓞图为刘验封明朝·石宝冈头十亩春膏足,晓色和烟放新绿。雕云扑地正离离,忽睹金葩明绣褥。长茎短蔓相钩连,巨瓜小瓞珠璧联。蛟龙得雨欲飞走,虎豹出穴犹联拳。谁言将军印如斗,掇取累累系双肘。...
  • 5.《红心驿喜雨明朝·李学一为客多愁雨,其如农事何。沿途忧元旱,今日雨滂沱。绿野沾沾润,平沙漾漾波。但今田父喜,宁惜暂停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