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国博参议江东分韵得夜字前年上幸学一时

朝代:宋朝|作者:陈傅良|
南门供帐江上亭,北门觞酒湖边榭。
两年出饯略可数,往往行人半同舍。
忆昔翠华临璧海,儒先一日争声价。
苏君舌掉巫峡水,杨君气夺幽并夜。
黄君石矻不可转,夫子居然古彝斚。
艾轩风流天下少,独奏咸韶无濩夏。
黄粱未熟事如许,白发不生心亦怕。
古来贤俊多坎坷,道与世违胡足诧。
武皇好少臣已老,孟子尊王君尚霸。
嗟乎夫子幸遭时,诸公衮衮皆流亚。
德尊不过五品薄,岁是曾无一饭暇。
君恩岂必间湖海,家事姑惟问桑稼。
此行端可振颓俗,令我短辕今欲驾。

赏析/鉴赏

【原题】:
送宋国博参议江东分韵得字前年上幸学一时同舍今去略尽为之怅然

猜您喜欢

  • 1.《下途归石门旧居唐朝·李白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 2.《奉邀樊以斋寓公泛舟西湖明朝·王弘诲天与幽人得鉴湖,到来生计满菰蒲。雷门风景怀今昔,蜃市楼台望有无。对酒客同湘水度,赋诗人拟辋川图。百年吾道沧洲在,千里同心兴不孤。
  • 3.《送孙教授翔父宋朝·释元肇泮宫留不得,廊庙叹才难。远送嫌江碍,深思上阁看。菊开秋意足,雁到水天寒。德释关民社,何须问改官。
  • 4.《内丘道中晚行明朝·吕大濩暝色沈寒景,愁人苦夜征。林烟空际合,野烧暗中明。残月孤槎影,寥天一雁声。遥遥闻吠犬,髣髴近孤城。
  • 5.《七夕明朝·沈守正家家乞巧设丝萝,何事无能解帝呵。今日星稀初整驾,昨宵云暮巳停梭。空闺月冷穿针缕,孤客衣单叹汉河。共惜天孙多别怨,不知人世更愁多。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陈傅良是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薛季宣的事功之学、启后叶适之集大成者,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是永嘉学派承上启下的学术巨擘。他为学主“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与同时期的学者陈亮近似,世称“二陈”。傅良治学严谨,上溯三代、秦汉,一事一物,必致其极。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建院篇》、《历代兵制》、《毛解诂》、《八面锋》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