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叶正则阅藏经次其送客韵以问之

朝代:宋朝|作者:陈傅良|
顺水去吴会,逆水来夔门。
万古逆顺舟,以斗占旦昏。
曩余好百家,信不及鲁论。
初亦半喜愕,久之乍亡存。
白发一无成,颇识委与源。
风停波自平,却视消长痕。
六经夫如何,夫子手所翻。
恒言但桑稼,怪志无鹏鹍。
规圆而矩方,往往万巧攒。
诸儒各有得,长短贤若干。
玉帛相会盟,兵车相并吞。
一语苟暗合,群生皆晏温。
经成今几年,尝试以是观。
此道未轲死,此书未秦燔。
犹之斗经天,於以生盖浑。
西方亦人豪,国自为乾坤。
书来入中州,坐使学者奔。
君岂舍从之,或但游其藩。
吾闻欲乘槎,凿空访河根。
孰与瞻斗车,把柁行江湍。

猜您喜欢

  • 1.《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清朝·曹雪芹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 2.《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其六宋朝·陆佃平生仕宦不求奇,谁怕他人夺我池。地胜更无尘可到,天阴惟有病先知。从教宝塔来当面,消得云楼为折枝。看取鶠堂何似好,夜深歌管月明时。
  • 3.《子和惠贶佳什惇叙世契诵咏感慨情见乎辞因次其韵宋朝·刘跂恭闻裕陵初,文物万古先。仁英所造士,台阁遍招延。堂堂丹阳公,发轫自宾筵。维我先大夫,整驾亦周旋。一时起接武,千里称比肩。俱陈曲台议,共校天禄编。心期久相契,燥湿...
  • 4.《题春晴图明朝·石允常何郎乃是金闺彦,客里东风偶相见。座悬一幅沧洲图,细雨落花春满县。玉壶倾酒白日闲,门外莺啼宫柳间。酒酣鸣罢绿琴去,望中几点江南山。
  • 5.《伏日燕饯谢谦牧大尹分韵得挥字明朝·李时勉盛时多令节,佳会未能违。鸣佩趋清禁,联班近紫微。大官应早到,方朔岂迟归。华馆开朝宴,清尊对夕晖。运交金伏火,暑赫汗沾衣。玄鸟先秋去,苍蝇傍席飞。羽觞从数劝,䊵扇...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陈傅良是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薛季宣的事功之学、启后叶适之集大成者,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是永嘉学派承上启下的学术巨擘。他为学主“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与同时期的学者陈亮近似,世称“二陈”。傅良治学严谨,上溯三代、秦汉,一事一物,必致其极。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建院篇》、《历代兵制》、《毛解诂》、《八面锋》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