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杨休甫

朝代:宋朝|作者:陈傅良|
袖手旁观一世余,元非亲物亦非疎。
酒边每事如人意,灯下通宵读我书。
学到庄骚才止此,生逢周流定何如。
西州相识无遗恨,独恨无从掺子祛。

猜您喜欢

  • 1.《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清朝·纳兰容若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 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校书人。
  • 2.《无题·记得相逢一笑迎明朝·袁崇焕 记得相逢一笑迎,亲承指教夜谈兵。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慷慨裂眦须欲动,模糊热血面如生。背人痛极为私祭,洒泪深宵...
  • 3.《游承天寺元朝·张仲深秋色今朝尽,西风落晚红。人心本无隔,节序不能同。杖策孤村外,斋居乱水中。坐看驰骋者,行李自匆匆。
  • 4.《和运司园亭·其五·月台宋朝·丰稷石印鱼在屏,犀透星入角。乃知明月光,日用心不觉。陟此百尺台,馀念坐消剥。洞晓弦望机,仙丹兹可学。
  • 5.《双忠庙明朝·李恺翠华西幸朔河空,独赖睢阳有二公。共守孤墉心似铁,誓吞逆虏气如虹。邮亭叶落秋声外,古木鸦啼夕照中。庙貌至今犹俨雅,令人千载仰英风。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陈傅良是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薛季宣的事功之学、启后叶适之集大成者,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是永嘉学派承上启下的学术巨擘。他为学主“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与同时期的学者陈亮近似,世称“二陈”。傅良治学严谨,上溯三代、秦汉,一事一物,必致其极。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建院篇》、《历代兵制》、《毛解诂》、《八面锋》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