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端叔和九日诗至用韵奉谢恤邻之义且申前请·不因与国近交欢

朝代:宋朝|作者:陈傅良|
不因与国近交欢,冰齿相从发已班。
多见长才无肯綮,岂辞一篑竟为山。

猜您喜欢

  • 1.《长亭怨慢·渐吹尽宋朝·姜夔  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
  • 2.《求因果·其一·悌让四首唐朝·敦煌曲子姊妹兄弟如手足,断却难相续。共汝同胞骨肉连。争得不心欢。长如今生身强健,兄弟勤相见。一朝生命掩黄泉。难得再团圆。
  • 3.《席上口占和使君韵二首·其一宋朝·洪刍皂盖朱轓驻水滨,芳菲虽晚景犹新。何妨绮席三千履,不负阳春十二旬。
  • 4.《滦京八景·其一·凤阁朝阳元朝·张嗣德开国行都重朔城,大安高阁焕鸿名。中天旭霁昭黄道,万象春熙拱帝京。瑞露气浮仙掌动,文星光挹泰阶平。朝元羽佩辉蝉冕,长振琳琅侍玉清。
  • 5.《忧旱明朝·申佳允河伯怒未已,旱魃骄益炽。山川何涤涤,千里几赤地。仰瞻云汉忧,能无监门泪。竭兹斋祷心,敕罢屠酤肆。愆尤省厥躬,精白感天意。一雨霢霂生,再雨优渥遂。大有卜今年,小民...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陈傅良是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薛季宣的事功之学、启后叶适之集大成者,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是永嘉学派承上启下的学术巨擘。他为学主“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与同时期的学者陈亮近似,世称“二陈”。傅良治学严谨,上溯三代、秦汉,一事一物,必致其极。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建院篇》、《历代兵制》、《毛解诂》、《八面锋》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