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因山为高下

朝代:宋朝|作者:陈傅良|
因山为高下,因水为纵横。
恣花欲何之,勿挠所性清。
却愁雪太深,瞻言不胜情。
有时亦肯来,当我户牖明。

猜您喜欢

  • 1.《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十三宋朝·陈渊我行何所挟,万里一毛颖。服劳发欲秃,木语意先领。畸人如告我,心清事自省。从今中书君,亦复免驰骋。
  • 2.《次韵子静宋朝·陈渊渊明束带向督邮,已觉归思不可留。纷纷朱墨何时休,岂得置锥无一丘。平生涉世如虚舟,明月从人惊暗投。胸次已无泾渭流,不应在我缘春秋。
  • 3.《过岐有感明朝·成始终萧萧书剑出兴平,落日登临万古情。翠谷已荒鹦鹉去,青山依旧凤凰鸣。秦州歌舞空流水,汉室英豪总废茔。客里逢君那忍别,秋风鞍马又西征。
  • 4.《秋日遣怀明朝·朱豹云物萧条僧舍荒,砌封苍藓半回廊。坐来草树俱摇落,望入关山更渺茫。忧国泪边秋色老,思家梦里雨声长。临风却羡天涯雁,去啄江南晚稻香。
  • 5.《病后伯华仁甫汝存携酒见访·其二明朝·佘翔偃蹇长为客,年华伏枕过。贫应甘季次,病岂示维摩。玉勒停秋草,金卮泛夕波。徘徊情不浅,取醉月中歌。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陈傅良是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薛季宣的事功之学、启后叶适之集大成者,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是永嘉学派承上启下的学术巨擘。他为学主“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与同时期的学者陈亮近似,世称“二陈”。傅良治学严谨,上溯三代、秦汉,一事一物,必致其极。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建院篇》、《历代兵制》、《毛解诂》、《八面锋》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