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韵

朝代:宋朝|作者:张栻|
归袂随云起,篮舆趁雪明。
山僧苦留客,世故却关情。
小倚枯藤杖,聊听绝涧声。
如何山下客,一笑已来迎。

猜您喜欢

  • 1.《懊恼曲唐朝·温庭筠 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玉白兰芳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庐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
  • 2.《送修孺归通泉用陈图南韵宋朝·吕陶猿鹤皆飞昔日声,安车归去路岐平。高怀无累能知止,半禄虽微亦代耕。林下光阴尤觉永,环中气象有馀清。尘埃满抱华颠客,笑指泉山羡此行。
  • 3.《送李伯襄太史还朝便道访西湖终南诸胜明朝·伍瑞隆三城春草绿纷纷,万里扁舟此送君。人在玉堂仙作吏,翰传金纸凤为文。花连驿路莺声远,梦绕离亭叶影分。便借子长游亦得,应知词赋愈淩云。
  • 4.《赠宗先达半隐先生·其三明朝·吕师濂小子飘零久,羞归总故乡。无才应哭路,多事悔浮湘。浪说依刘表,空思绣孟尝。不如仍曲糵,日日竹林狂。
  • 5.《过金鱼池怀愚山因以寄荅清朝·王士祯昔君振遥策,独往嵩山中。还归陵阳下,高咏北楼风。旧榭宛苔迹,清池销蕙丛。聊凭一书札,缄意向飞鸿。
张栻的诗词曲代表作

张栻(1133年9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
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主管岳麓书院教事,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迁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祐观。其学自成一派,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