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道泰希夷

朝代:宋朝|作者:赵光义|
道泰希夷,乃咏歌之。
群材奋发,迭奏相追。
风骚不失,千载一时。
倜傥沿革,大启箴规。

猜您喜欢

  • 1.《题宛溪馆唐朝·李白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
  • 2.《徐真君祠堂东西二室次许将韵宋朝·陈旸六题曾彻九重门,暂阻尧阶奏万言。今日又蒙师许我,汉廷当沛异常恩。
  • 3.《满江红·有不得索酒独尽醉中漫书明朝·王翃以酒浇之,将傀儡、胸中干没。更醉后、高呼天日,尔宜知悉。手笔生来粗有胆,头颅谁肯贫无骨。怪年年、酷事案头萤,穷加厄。浮如梗,沉如石。行如坎,遗如核。总何如守拙,...
  • 4.《乞梅宋朝·释祖可朔风吹尽西山雪,合有早梅凌雪开。不应占看野塘上,分我一枝春色来。
  • 5.《竹枝词·其三清朝·杜汉阶秋风唱彻采莲歌,更向菱塘泛碧波。绛帻吴鸡初斗罢,香苞抉出海珠多。
赵光义的诗词曲代表作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