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溪兰若

朝代:唐朝|作者:戴叔伦|
西看叠嶂几千重,秀色孤标此一峰。丹灶久闲荒宿草,
碧潭深处有潜龙。灵仙已去空岩室,到客唯闻古寺钟。
远对白云幽隐在,年年不离旧杉松。

猜您喜欢

  • 1.《洛神赋三国·曹植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
  • 2.《玉女摇仙佩·佳人宋朝·柳永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
  • 3.《袁安洛雪(高卧洛阳)元朝·袁安道世界琼瑶别一般,出门半步即风寒。飞花上下山河异,卧榻中间天地宽。无过客来行迹少,作干人态此时难。立身大节当然耳,岂意清高却得官。
  • 4.《儋州桄榔书院联清朝·方长华强移栖息,聊借一枝,错疑桄榔是乡树;不露文章,已成千古,竟教棫朴振蛮荒。
  • 5.《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其一宋朝·释怀深大千经卷毫端出,铁划银钩字字清。更会当头这一点,六尘堆上放光明。
戴叔伦的诗词曲代表作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