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修二十岁褒为乡举之首晚乃尉青田无不遇色

朝代:宋朝|作者:晁补之|
一尉三千五百里,昔人尝已叹沈英。
陆机文赋成童妙,梅福官资向老清。
尽说江山多胜事,且临风月慰高情。
它年见我长安道,货药无心更避名。

赏析/鉴赏

【原题】:
景修二十岁褒为乡举之首晚乃尉青田无不遇色其里人晁补之为赋五十六字以别且勉之

猜您喜欢

  • 1.《忆少年·飞花时节清朝·朱彝尊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 2.《长歌行汉朝·汉无名氏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3.《洮石砚宋朝·雷渊缇囊深复有沧洲,丈石春融翠欲流。退笔成丘竟何益,乘时真欲砺吴钩。
  • 4.《西港明朝·石宝高城舒一望,明月下银沙。草阁平临野,溪流半绕槎。树严秋尚茂,兰静晚宜花。不为寻真隐,谁能卧紫霞。
  • 5.《野望·其一明朝·李呈祥端居绝物役,晨炊饱藜羹。微风动远树,坦步及春晴。耳目入寥廓,天地但空明。群动各自适,众音相和鸣。
晁补之的诗词曲代表作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