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山有石故名

朝代:宋朝|作者:晁补之|
江上秋涛喷玉岩,风锼月链白云缄。
为君一叩无人境,要听洪钟出万杉。

猜您喜欢

  • 1.《王孙游唐朝·崔国辅自与王孙别,频看黄鸟飞。应由春草误,着处不成归。
  • 2.《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一宋朝·彭汝砺子夏今为河上居,诸生从此望夷涂。圣贤事业长难合,仁义生涯未至迂。盛德固能苏弊俗,明时安忍作潜夫。鞭驽欲副新诗念,争奈曾参性质愚。
  • 3.《秋日集高氏园亭明朝·何巩道偏从斋日避林僧,寻得红栏此地凭。郊外园亭閒便到,诗中情性暗相增。穿篱鸟踏风边叶,照水花缠井上藤。聚散无常君莫叹,乱离曾见谷为陵。
  • 4.《驿馆槐阴明朝·吴宣高树凝云殆障天,相逢俱是藉云眠。丁宁再勿私风露,江海年来伤乱蝉。
  • 5.《二月二日大雪晨起怀愚山渊公耦长清朝·王士祯梦觉闻飘瞥,虚窗彻晓明。萧条同委巷,怅望倚檐楹。寒色饥禽语,荒阶折竹声。双羊风雪路,留滞远含情。
晁补之的诗词曲代表作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