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玉女峰前一櫂歌

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
玉女峰前一櫂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二十一唐朝·敦煌曲子醉眠更有何所忧。衣冠身外复何求。但得清樽消日月,莫愁红粉老春秋。
  • 2.《蜀中明朝·王邦畿吴魏山河据最先,君臣于此岂徒然。霸图天定三分国,王业人谋四十年。谁料兴亡关后主,每观人物忆群贤。江淮馀烈犹思汉,怅望湘南远树烟。
  • 3.《天章俞待制挽诗三首·其二宋朝·杨杰熙宁治百川,献议辟民田。平昔不毛地,于今大有年。至忠期报国,上策在安边。士论追贤业,临风一泫然。
  • 4.《插锹井颂宋朝·释道震尽道沩山父子和,插锹犹自带干戈。至今一井如明镜,时有无风匝匝波。
  • 5.《寄怀诗·其三明朝·岑徵潇湘三载梦,千里不还乡。八口将何托,孤舟更渺茫。秋空黄鹄少,天远白云长。去住怜同病,忧思不敢忘。
辛弃疾的诗词曲代表作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艺术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现存词600多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