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叔介挽诗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尚记少年场,英英兀老苍。
鄂不齐挺秀,兰茁竟摧芳。
老尽凌云气,悲成捉月狂。
若人奇且折,此事费平章。

猜您喜欢

  • 1.《村居元朝·李昱村僻无人到,安居似野僧。柴门交岸竹,茅屋带溪藤。煮粥宜杂稻,分茶间老菱。百年堪乐此,生计日相仍。
  • 2.《次韵亭上人长沙雪中怀古二首·其一宋朝·释德洪楚国楼台凌九霄,软风行复弄柔条。当年弦管今何处,飞雪满空如舞腰。
  • 3.《临川陪太守许公井山祈雨书黄华姑祠宋朝·释德洪临川富山水,井山最深幽。愧我今日来,自非清散游。试问井中龙,吾行汝知不。高秋嗜酣卧,此计非良谋。晚稻已及穗,一雨足可收。曷不跃而起,霈然泻南州。要看贤使君,放衙...
  • 4.《送陈侍郎奏绩京师明朝·何瑭少宰朝天及早春,群公相饯集江津。九霄宫殿皇都远,千里莺花驿路新。鳷鹊楼头传刻漏,凤凰池上听丝纶。袖中应有山公启,见说君王访正人。
  • 5.《曲江道中明朝·李畅江水溶溶碧,峰峦万万重。藤萝悬鸟雀,波浪隐鱼龙。树色笼朝霭,人烟乱夕峰。清光好迟我,今夜客芙蓉。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