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洞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跨涧飞虹入洞门,石梯级级树森森。
两崖对立自宾主,一水长流无古今。
仙子吹笙抬鹤舞,骚人得句伴猿吟。
个中便是蓬莱境,何必迢迢海上寻。

猜您喜欢

  • 1.《望江南·边塞苦唐朝·敦煌曲子边塞苦,圣上合闻声。背蕃归汉经数岁,当为大国作长城。金榜有嘉名。太傅化,永保更延龄。每抱沉机扶社稷,一人有庆万家荣。早愿拜龙旌。
  • 2.《偈颂一一二首·其一百四宋朝·释清远君命重宣降薜萝,不容静处萨婆诃。襕衫席帽寒酸甚,又向人前唱哩啰。去年梅,今岁柳,颜色馨香依旧。人渐老,水长流,无心道合头。
  • 3.《四偈·无求行宋朝·释德洪形恃美好,今已毁坏。置之世路,自觉塞碍。始缘饥寒,致万憎爱。欲坏身衰,入此三昧。
  • 4.《题五城程均敬画明朝·朱同云散山连晴碧,江空树倚高秋。天外归舟何处,山中十二层楼。
  • 5.《端阳,父亲考试未回明朝·邵迎恩节物惊心动远思,熏风又见浴兰时。端阳懒对菖蒲酒,父久西巡念在兹。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