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招鹤·声色於渠何有哉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声色於渠何有哉,银潢刷羽雪皑皑。
天边亦是閒游耳,争向人间问去来。

猜您喜欢

  • 1.《寄翁山子明朝·王邦畿几载音书隔广陵,海潮空落月空升。自闻归棹思携手,得见新诗辄服膺。蝉噪高枝声自远,鹤还故里感方兴。如何慰藉离人梦,肯信秋风不可乘。
  • 2.《宋朝·张微人家橘柚间,钟梵云烟侧。
  • 3.《李道夫母挽辞宋朝·释德洪缙绅家法想清规,平昔高风此一时。居约云山夫有道,客陪房杜子无疑。九原泪湿老莱袂,千字碑传幼妇词。他日欲寻贤母墓,北山松雨路人悲。
  • 4.《出山至中涂寄永安禅师宋朝·释惟晤松行未尽却回头,寒雨霶沱已渐收。望海阁边云缭绕,行春桥下水奔流。山庵骤别高谭远,城寺将归满面羞。须效著书同护法,悠悠人事漫拘囚。
  • 5.《奉陪宪副王公谒灵润祠元朝·刘子郁缓辔乘骢转翠巅,偶陪宪使到龙泉。苍松老桧参天色,碧瓦朱甍耀日鲜。救旱有灵皆乐岁,为霖无地不丰年。炉烟礼罢香犹在,赋就新诗万古传。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