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侍郎挽诗·学术趋平实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学术趋平实,年来似寂寥。
岂无先后觉,未在始终条。
此老能深造,诸公独后彫。
平生寄心事,仿佛见鱼朝。

猜您喜欢

  • 1.《和虞先生寿京师贾姑诗韵元朝·吴当慈颜九帙鬓如鸦,世族前朝宰相家。天近县官时赐帛,春深孙子日扶车。麻姑酒是长生药,阿母桃应几度花。学士诗成无限思,五千里外望京华。
  • 2.《赠太守林子中待制宋朝·释道潜拭目除书下九天,邦人争贺使君贤。风流谢守宣城日,恺悌龚公渤海年。终作盐梅均鼎鼐,且凭觞豆乐山川。一门棣萼登台省,盛事骎骎海内传。
  • 3.《雁儿落元朝·贾仲名赋新声咏乐府。歌古调达音律。是一朵没包弹娇柔解语花。是一块无瑕玷温润生香玉。
  • 4.《昭王碑诗明朝·朱季堄高皇奉天,大正四海。肃肃昭王,维皇之子。茫茫江汉,爰初赐履。秉德执诚,以绥以理。温温靖恭,翼翼小心。惟孝颛颛,惟忠湛湛。临下惟和,莅众惟钦。允文允武,如玉如金。...
  • 5.《夜宿黄塘舟中言怀·其一明朝·江源十载天涯客,风烟何处家。乱云迷鸟道,新涨没鸥沙。落日三叉路,春风五岭花。尘途成底事,未老鬓先华。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