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七日宰执率百官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却向慈云岭上还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却向慈云岭上还,梅花合道日笼山。
马蹄十里摇归梦,疑在小园松竹间。

赏析/鉴赏

【原题】:
十二十七日宰执率百官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曰宁宗纪事四首

猜您喜欢

  • 1.《泛溪唐朝·杜甫落景下高堂,进舟泛回溪。谁谓筑居小,未尽乔木西。远郊信荒僻,秋色有馀凄。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
  • 2.《缝衣诗宋朝·谢幼睿懒向妆台理晓妆,为郎独自制衣裳。金针入处心俱痛,素线牵时恨共长。霜户敢辞纤手冷,芸窗思贴弱肌香。缝成不怪无鸿雁,赢得宵来覆妾床。
  • 3.《砦居避兵杂诗·其三清朝·毛澄冤气黑云横,苍茫七百城。营空中夜徙,垄废去年耕。抱珥天常晕,生毛日不明。秋风吹木叶,送作鼓鼙声。
  • 4.《七夕送友应试明朝·汪道会星河纤月夕,风露识秋期。濯锦天边女,流黄忆汉姬。马骄千里道,人赋七襄诗。好自持颜色,蛾眉正好时。
  • 5.《上陵歌四首·其二清朝·王士祯令支回合万重山,闪日旌旗虎豹闲。东望风云过沛上,西来车骑出萧关。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