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七日宰执率百官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却向慈云岭上还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却向慈云岭上还,梅花合道日笼山。
马蹄十里摇归梦,疑在小园松竹间。

赏析/鉴赏

【原题】:
十二十七日宰执率百官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曰宁宗纪事四首

猜您喜欢

  • 1.《五言美瓜沙僧献款诗一首唐朝·圆鉴圣主恩方洽,瓜沙有异僧。身中多种艺,心地几千灯。面进输诚款,亲论向化能。诏迥应锡赉,殊宠一层层。
  • 2.《再次江左司韵四绝句·其一宋朝·许景衡平生学道竟何知,不觉垂垂两鬓丝。六义赖公多比兴,一言犹足慰朝饥。
  • 3.《梁泽雨中宋朝·刘挚点细波鳞浅,声繁客袂凉。山烟藏晚翠,水荇濯秋香。帆桨无聊国,蓑轮自在乡。风骚已多感,更欲上潇湘。
  • 4.《送庠上人宋朝·释道潜点检行装拂与巾,洒然轻别故山春。家家门底长安道,举目何须更问津。
  • 5.《赠涌上人乃仁老子也宋朝·释德洪照人风骨玉颀然,来慰衰途亦自贤。肝胆秋光磨洞彻,齿牙岳色嚼芳鲜。应传画里风烟句,更学诗中文字禅。已作一灯长到晓,定然百衲不知年。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