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之闻其弟贯之西归以诗迓之刘左史和韵属·曩与刘公同一邦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曩与刘公同一邦,如今背我去堂堂。
京师尊贵在朝者,为问谁能逾阿章。

赏析/鉴赏

【原题】:
李微之闻其弟贯之西归以迓之刘左史和韵属余同赋

猜您喜欢

  • 1.《渔家清朝·郑板桥卖得鲜鱼二百钱,籴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 2.《战城南南北朝·吴均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
  • 3.《寄贺方回宋朝·某女独倚危阑泪满襟,小园春色懒追寻。深恩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
  • 4.《读弇州集赠王元美先生·其三明朝·佘翔秣陵佳丽帝王州,京兆奚为厌壮游。马曳吴门还匹练,弓藏范蠡合扁舟。荷衣楚楚湘累怨,雪调泠泠玉女愁。漫道出山称小草,弇中高卧是丹丘。
  • 5.《夜听松风清朝·牛焘清风绕我屋,爽籁生庭阴。初听怡我情,静理会我心。萧然夜方半,山水发清音。恍如枕岩壑,飒飒秋满林。此时陶隐居,手挥太古琴。起视空庭际,唯见老龙吟。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