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之闻其弟贯之西归以诗迓之刘左史和韵属·曩与刘公同一邦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曩与刘公同一邦,如今背我去堂堂。
京师尊贵在朝者,为问谁能逾阿章。

赏析/鉴赏

【原题】:
李微之闻其弟贯之西归以迓之刘左史和韵属余同赋

猜您喜欢

  • 1.《同师川商老追凉徐贤亭宋朝·洪刍抖擞三年异域尘,还将衰鬓照湖沦。田田乱叶如迎客,泼泼跳鱼似畏人。机事已忘来白鸟,雄风暂起在青蘋。九原埋玉虽千载,追想高怀迹未陈。
  • 2.《送韩太史使朝鲜二首·其一明朝·王弘诲寰宇天开万历辰,殊方建节借词臣。箕封异代恩光旧,汉诏重熙景命新。辽海月明秋出塞,鸭江星动夜通津。波平到处惊相讯,为报中朝有圣人。
  • 3.《寄道乡居士三首·其三宋朝·释德洪丹霞未见庞居士,已有言词满四方。何似他时亲识面,未劳语默强遮藏。
  • 4.《侥侥令明朝·吾邱瑞小旦:骨肉东西意惨零。甚日得数归程。莫道寒江深千丈。想我意中愁兀自深。
  • 5.《浪淘沙·张良洞明朝·李希程谩说垒神仙。芳草芊芊。雨馀封锁洞中天。惟有日云呈晓色,空恋山前。满目是凄然。何处谈玄。几时曾见鹤归烟。莫向秋风兴浩叹,沧海桑田。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