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之闻其弟贯之西归以诗迓之刘左史和韵属·滔滔斯世我谁归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滔滔斯世我谁归,置散投閒分亦宜。
乾鹊颇惊仁鸟害,坚冰已向履霜知。

赏析/鉴赏

【原题】:
李微之闻其弟贯之西归以迓之刘左史和韵属余同赋

猜您喜欢

  • 1.《冬夜寄温飞卿唐朝·鱼玄机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 2.《拟寒山寺·其三宋朝·释怀深寒山三百编,言淡而有味。论心无隐情,警世多逆耳。下士闻之嗔,上土读之喜。翻笑老闾丘,对面如千里。
  • 3.《苏台竹枝词十首·其十元朝·薛兰英、蕙英百尺高楼倚碧天,阑干曲曲画屏连。侬家自有《苏台曲》,不去西湖唱《采莲》。
  • 4.《重游小岭·其一明朝·何巩道閒身故得访云林,泉石依稀尚可寻。落木如今寒路色,苍山终古野人心。松风曳磬飞霜瀑,草露留花上苇襟。每到便生岩谷志,冷梅香彻石床阴。
  • 5.《画眉清朝·牛焘谁把长眉一笔勾,芳魂犹忆上阳秋。双蛾带雪翻金篓,半月穿栏隐玉钩。靧就桃花馀掩翠,描成柳叶转含愁。多情京兆倘怜尔,搦管提携上镜楼。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