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挽宁宗皇帝·内禅逾三甲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内禅逾三甲,中兴会百年。
归疆才汶上,勒石未燕然。
忽怅龙髯堕,旋瞻燕翼传。
遗民满关洛,南望涕萦涟。

猜您喜欢

  • 1.《渔父元朝·陈镒短篷烟雨泊鸥沙,剩有鱼钱到酒家。近日人间多赋敛,争如水国作生涯。
  • 2.《登山至大悲寺舍骑步行达龙王堂清朝·尹耕云骏足有穷处,芒鞋凌丹梯。不知所历高,但觉天容低。只身入无境,回首迷故蹊。溯涧蔽圆景,攀岩窥阳曦。相违咫尺间,明晦殊参差。落叶纷四山,樵苏供群黎。奈何山中僧,启阖...
  • 3.《偈四首·其四宋朝·释守智法门不幸法幢摧,五蕴山中化作灰。昨夜泥牛通一线,黄龙从此入轮回。
  • 4.《座右铭宋朝·释守卓觉变则迷,识澄则悟。作止因依,生死交互。妙矣灵通,混然本素。用与性齐,语与默寓。三世现前,十方顿赴。非知而知,不住而住。永言大观,唯心是务。
  • 5.《金盏儿明朝·谷子敬俺道人呵只身躯走江湖。量随行有甚希奇物。止不过墨篮琴谱药葫芦。则你那尊中无绿蚁。皆因我囊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