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祀阏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三首·书生只惯野人庐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书生只惯野人庐,谁识潭潭省府居。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微阁上四厨书。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极高明亭元朝·吴当凭虚连白水,望远俯青山。结屋烟尘表,吟诗松竹间。落花缘客扫,飞鸟共云还。肯着蒲团坐,从君尽日閒。
  • 2.《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唳天宋朝·洪刍清唳九皋内,抗音薄层云。戛然时一鸣,流响惊人群。嗟哉陆内史,华亭无复闻。
  • 3.《读香港黄居素居士惠诗,步原韵清朝·巨赞道谊常新玉可温,钟山无恙境犹存。旧闻竞说心先物,新进唯知风动幡。不二义高难凑泊,双非行业费辛勤。年来画笔知何似?想越黄公深厚门。
  • 4.《送友人入蜀明朝·江源立马愁将夕,嗟君万里行。潮平秋水阔,风急暮猿清。芳树笼秦栈,烟花望锦城。殷勤共杯酒,不必有离情。
  • 5.《草堂落成漫志近况·其六明朝·李之世海风和暮复和朝,准备疏荆护短条。地有青钱留碧藓,庭无绛帐树红蕉。因窥石鼓虫成字,惯住山居屋似瓢。除却常参何事事,扶筇纵屐任逍遥。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