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
歧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

猜您喜欢

  • 1.《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宋朝·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 2.《鸟鸣涧唐朝·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3.《知风草明朝·王佐(汝学)造化无端亦有偏,世间无限好英贤。何如小草无情物,独与天机测妙玄。
  • 4.《偶书二首·其二明朝·石宝笼鸟曾矜宠,阑花大逞姿。不因风雨夕,那识艳阳时。万卷将焉用,扁舟尚可为。从今持史论,应悔过崇卑。
  • 5.《送胡肖玄令义宁·其二明朝·何其厚省闱休讶未成名,曾试为郎应宿明。文铎乍喧陶象郡,铜章新绾出羊城。兰芽足雨三秋茁,椿树凌霜万历青。昭代循良终不弃,菟裘池馆末须营。
高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