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孙訢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离人去复留,白马黑貂裘。屈指论前事,停鞭惜旧游。
帝乡那可忘,旅馆日堪愁。谁念无知己,年年睢水流。

猜您喜欢

  • 1.《送秦少逸宋朝·释德洪秦郎毛骨玉壶秋,望见令人忘百忧。便觉宗之未潇洒,肯容如晦独风流。来为南岳翛然别,去作东华烂熳游。想见醉围红粉处,雪笺佳句挽银钩。
  • 2.《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其五宋朝·释德洪少年韵如春,才可供十吏。故人半青云,隐几肘门寐。行看登玉堂,清坐追陆贽。
  • 3.《永安道中明朝·江源平林过尽又山坳,三五民居覆短茅。春涨□桥人待渡,夕阳穿树鸟归巢。檐头药裹长防疾,囊里诗篇漫解嘲。荒驿歇来天又晚,看看初月上松梢。
  • 4.《白莲明朝·佘翔一朵芙蕖百和香,华清浴罢试新妆。幽姿自分无泥滓,不用临风妒六郎。
  • 5.《红衲袄明朝·沈采斩天关不愁他势逞雄。撼地轴怎当我心无恐。不怕他铜墙高数仞。也不怕他铁城关围几重。俺这里人如虎马如龙。倒轮鎗撞穿他心与胸呀。。可笑那韩信誇能也。他把赵魏燕齐欲并攻...
高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