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云从四岳起,水向百城流。
幽意随登陟,嘉言即献酬。乃知缝掖贵,今日对诸侯。

猜您喜欢

  • 1.《相思唐朝·李商隐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 2.《书龙德宫八景亭宋朝·密璹刻桷朱楹堕绀纱,裙腰草色趁阶斜。谁知剥落亭中石,曾听宣和玉树花。
  • 3.《次韵和少述秋兴宋朝·沈遘浩荡西风动客裾,飘然归思满田庐。少时岂省为名误,老去真知与世疏。胜事祗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杯舒。南山已有终年约,三径何年得自除。
  • 4.《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二明朝·石宝鹊桥东畔凤城西,问竹寻花识旧蹊。载酒又询前日字,改诗兼换向来题。岂知明月思千里,未厌江离种百畦。为向天池鹏鸟道,鹪鹩随分亦安栖。
  • 5.《和赵瀫阳太史答黎瑶石内史偕游浮邱之作·其一明朝·何即登行行出郭到邱中,旧路犹然一线通。鹤化不知丹灶冷,灵光常照碧池空。群公自是香山老,太史何惭司马翁。授简独惭诗未就,片云头上雨濛濛。
高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