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翁琰禅师

朝代:宋朝|作者:白玉蟾|
谓师有道国人皆,何必文殊更五台。
棒喝交驰聊复尔,离微不犯亦奇哉。
且言风动还幡动,莫问船来与陆来。
不道相逢不相识,尽教寒拾笑咍咍。

猜您喜欢

  • 1.《望夫石元朝·李梅国北望夫兮南望夫,藁砧不来两当涂。山头风雨终日有,世间名节何地无。季隗九死怨重耳,彭郎半生忘小姑。妾身若有依凭处,此石亦能言魏榆。
  • 2.《和慎思初入试院宋朝·商倚承诏抡材敢倦行,广庭深锁待群英。分场自敌三千客,决胜谁降七十城。夜案尚閒涂卷笔,晓堂方听读书声。归时还有黄花否,已觉秋风满袖生。
  • 3.《风幡谁动宋朝·释守卓梦游华顶过丹丘,蹑尽寒云倚石楼。贪看瀑泉泻崖壁,岂知身在碧江头。
  • 4.《休洗红明朝·江源休洗红,洗红艳色死。旧红虽好不如新,新红为衣旧作里。世情颠倒亦若斯,何怪诗人歌绿衣。
  • 5.《抵南安清朝·王士祯岭南巳负荔支天,横浦重过意惘然。暂借溪楼看山色,蜡花如雪寺门前。

白玉蟾(1194-?),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南道人,琼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赋,长于书,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大法。
他曾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