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蜀李道士

朝代:宋朝|作者:白玉蟾|
我居琼海子潼川,相望西南路八千。
乃祖青牛今不返,予家白鹿尚闲眠。
云萍莫测真如梦,琴剑相逢亦宿缘。
多少西风黄叶恨,待须贳酒泛湖船。

猜您喜欢

  • 1.《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唐朝·李白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 2.《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唐朝·李白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爱此如甘棠,谁云敢攀折。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海水落斗门,潮平见沙汭。我行送季父,弭掉...
  • 3.《闺怨二首·其一唐朝·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 4.《西湖竹枝词·其二元朝·杨庆源采菱儿女新样妆,瓜皮船小水中央。郎心只如菱刺短,妾情还比藕丝长。
  • 5.《采石李白祠明朝·李学一日暮停舟吊谪仙,惊人佳句古今传。诗成夺锦还羁泊,醉后沈江岂自怜。绝壁风微云漠漠,澄潭雾散月娟娟。自从大雅收遗响,斗酒何人更百篇。

白玉蟾(1194-?),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赋,长于书,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大法。
他曾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