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中十首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朝临孟诸上,忽见芒砀间。赤帝终已矣,白云长不还。
时清更何有,禾黍遍空山。
景公德何广,临变莫能欺。三请皆不忍,妖星终自移。
君心本如此,天道岂无知。
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时。君王不可见,修竹令人悲。
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
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
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
出门望终古,独立悲且歌。忆昔鲁仲尼,凄凄此经过。
众人不可向,伐树将如何。
逍遥漆园吏,冥没不知年。世事浮云外,闲居大道边。
古来同一马,今我亦忘筌。
五霸递征伐,宋人无战功。解围幸奇说,易子伤吾衷。
唯见卢门外,萧条多转蓬。
常爱宓子贱,鸣琴能自亲。邑中静无事,岂不由其身。
何意千年后,寂寞无此人。
阏伯去已久,高丘临道傍。人皆有兄弟,尔独为参商。
终古犹如此。而今安可量。

猜您喜欢

  • 1.《次龙门琦公见寄韵(二首)·扁舟远适越溪滨元朝·顾瑛 扁舟远适越溪滨,双桨惊飞白鹭群。要趁秋江三尺水,去看山寺九峰云。西风网罟沿村集,落日钟声隔水闻。好对黄花同一醉,故园晴色晚如熏。¤ ...
  • 2.《和菊花宋朝·朱胜非纷纷桃李春,过眼成枯萎。晚荣方耐久,造物岂吾欺。
  • 3.《述感十五首·其三元朝·吴当太祖收中夏,供储赋土田。河仓红粟腐,漕壤紫台烟。民物滋殷阜,车书转瘠捐。可怜疆理在,运会付茫然。
  • 4.《答林德夫余邦彦海陵见招之作明朝·佘翔燕市归来一狗屠,忽看尺素到江湖。流言万里悲生死,落魄千金散有无。吴会川原云独往,海陵风雨雁相呼。莫愁龙剑终难合,翘首延津气不孤。
  • 5.《犍为道中清朝·王士祯潮音阁下戒舟航,回首凌云堕渺茫。土俗渐临巴子国,江流遥接楚人乡。炉熏细细萦琴荐,荻叶萧萧映笔床。天外峨眉如送客,晴云千片白毫光。
高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