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巡北圃七绝·雨余花点满红桥

朝代:宋朝|作者:白玉蟾|
雨余花点满红桥,柳雪粘泥夜不消。
晓雾忽无还忽有,春山如近又如遥。

猜您喜欢

  • 1.《牧牛颂示众宋朝·释守卓日用须牧牛,鼻索莫离手。露地非自然,驯良在日久。鞭绳既无用,人牛复何有。此时唯己知,始觉从前咎。
  • 2.《十忆偈(并叙)·忆伊余宋朝·释清远忆著伊余后,呵呵笑未休。何人知此意,有语不堪酬。
  • 3.《句·其三宋朝·释道潜但看黄鹤山顶云,化作白龙潭上雨)。
  • 4.《道初和尚悼偈元朝·无愠人谓真际死,我谓真际生。真际本非幻,幻生真际名。禅房夜月冷,石塔春雨鸣。宗纲正落纽,伫立徒含情。
  • 5.《登大悲阁明朝·汪元范梵阁璇霄起,香台宝地成。倚云悬复道,摩汉次飞甍。妙相黄金范,遗经白马迎。玉毫传佛现,珠珞出魔呈。栋宇微茫合,河山表里明。轮中垂日月,象外变阴晴。恒岳遥临代,滹沱...

白玉蟾(1194-?),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南道人,琼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赋,长于书,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大法。
他曾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