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尚书赴南海

朝代:唐朝|作者:韩愈|
番禺军府盛,欲说暂停杯。盖海旂幢出,连天观阁开。
衙时龙户集,上日马人来。风静鶢鶋去,官廉蚌蛤回。
货通师子国,乐奏武王台。事事皆殊异,无嫌屈大才。

猜您喜欢

  • 1.《喜春来·闺怨元朝·徐再思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 2.《台中语唐朝·不详侯知一不伏致仕,张悰自请起复。高筠不肯作孝,张栖贞情愿遭忧。
  • 3.《归途会故人元朝·徐孜乱后重逢喜可知,丹心难改鬓毛丝。相亲槃水秋风日,细话钱塘夜雨时。献策君犹期上国,种葩吾已满东篱。平生曾有青云志,回首难为薄务移。
  • 4.《广济寺宋朝·吕陶十年佛迹留于此,屈指山门皆所无。今日清诗重褒述,禅林又复有犀渠。
  • 5.《次韵天锡提举宋朝·释德洪携僧登芙蓉,想见绿云径。天风吹笑语,响落千岩静。戏为有声画,画此笑时兴。夙习嗟未除,为君起深定。蜜渍白芽姜,辣在那改性。南归亦何有,自负芦圌柄。旧居悬水旁,石室...
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