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朝代:唐朝|作者:韩愈|
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岂似满朝承雨露,
共看传赐出青冥。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
食罢自知无所报,空然惭汗仰皇扃。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暮春书怀二首·其一元朝·李昱流光既云迈,春事日已深。野情嗜疏散,奈此违登临。今晨鼓我琴,何以写素心。浮鳞跃清沼,好鸟鸣高林。微飏左右至,啸傲以开襟。欣欣与物会,默默还自任。古人亦已矣,后来...
  • 2.《贻辰长老宋朝·张方平同流谁往还,终日掩柴关。壁观少林寺,门风先洞山。道场随处是,心地本来閒。指我常河水,都忘鬓发斑。
  • 3.《不许夜行投明须到宋朝·释守卓虚空产生铁牛儿,头角分明也太奇。踏破澄潭深处月,夜阑牵向雪中归。
  • 4.《见复弟阳羡归,送茶、兰、壶、脯四物,却纪明朝·李全昌征途引盼政无聊,阳羡春深损惠饶。省舌馥凭兰蕊合,鹿膘浓藉茗壶消。半旬不及临觞叙,众美何当远市邀。悦口娱心种种备,卷南真自愧山樵。
  • 5.《赠王季重学博明朝·李孙宸陆沈方朔意如何,避世金门亦放歌。兴托千秋原慷慨,缘随五斗漫委蛇。官閒剩有烟霞气,心远谁论丘壑多。风雅久无开口处,逢君不觉语悬河。
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