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芜湖入新安道上四首·长途一缕蚀山腰

朝代:明朝|作者:袁中道|
长途一缕蚀山腰,麕至时逢伐木樵。
地僻乍存三两户,溪多何止百千桥。
小园处处花相接,远望重重雪未消。
半壁已惊千丈落,登峰犹自路迢迢。¤

猜您喜欢

  • 1.《大若岩明朝·王叔杲灵石中开室,连峰面剌天。由来称福地,曾此集群仙。云护丹崖古,霞标法界玄。乘秋延眺望,身世觉超然。
  • 2.《用蒋伯威韵贺马易之自京回元朝·张仲深故人长是别离难,今日论交未尽欢。客里旧毡随地暖,囊中古剑倚天寒。反思旨酒分光禄,尚忆和羹给大官。文事固知天未丧,太平丞相政桓桓。
  • 3.《自君之出矣四首·其一明朝·李贤自君之出矣,屈指算途程。遥知霜降后,行李到边营。
  • 4.《尾犯序明朝·李景云 崔时佩桂花摇影夜深沈。酸醋当归蜂蜜来浸。面靠湖山背阴饮。这片药方难寻。须审。生:要忌甚么。贴:忌的是知母未寝。怕的是红娘撒心。稳倩取。史君子一星人参。
  • 5.《明妃曲二首·其一明朝·沈鍊平生矜艳色,不得侍君王。独为黄金客,凋零白玉妆。出宫多夜月,上马尽秋霜。一奏琵琶曲,征人总断肠。

袁中道(1570年610日—1626年10月19日),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今属湖北省)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
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其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