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

朝代:明朝|作者:袁中道|
湾环穷野径,忽到水中央。
唼雨鱼儿集,梢波燕子忙。
马来沙耀雪,人坐草粘香。
为爱溪流急,移尊向石梁。

猜您喜欢

  • 1.《石榴唐朝·李商隐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 2.《袁安洛雪(高卧洛阳)元朝·袁安道世界琼瑶别一般,出门半步即风寒。飞花上下山河异,卧榻中间天地宽。无过客来行迹少,作干人态此时难。立身大节当然耳,岂意清高却得官。
  • 3.《绝句宋朝·赵希手执黄庭上石台,竹阴扫月遍苍苔。欲从此处即仙去,玉立清风待鹤来。
  • 4.《上范质公先生·其三明朝·申佳允倚伏飞潜愿力能,雍雍凤鸟九霄层。孤臣折槛原无党,众正弹冠赖有朋。廊庙此时瞻北斗,秦淮久已挂秋罾。萧萧忧国霜花老,莫向寒烟忆笠僧。
  • 5.《西江月·和咏雪明朝·李元鼎剪剪寒枝乱落,纷纷素羽飘零。孤光皓月淡无馨。不与群芳角胜。细鸟炉烟对语,闲烹苦茗聊吟。关山玉笛一声新。揉碎相思莫整。

袁中道(1570年610日—1626年10月19日),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今属湖北省)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
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其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