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中游春曲二首·总以堂堂去

朝代:明朝|作者:袁中道|
总以堂堂去,何容缓缓归。
隔溪莺对语,掠水燕双飞。
野草香沾屐,修篁翠湿衣。
山花一树好,游女采来稀。¤

猜您喜欢

  • 1.《湖口县明朝·王时保青山一簇几人家,帘卷湖光日未斜。好是客船来泊处,一行官柳暗平沙。
  • 2.《秃厮儿元朝·郑廷玉论你个小本钱茶坊酒肆。有甚么大度量仗义轻施。你也则可怜俺饥寒穷路不自支。如今这银一个。酬谢你酒三卮。也见俺的情私。
  • 3.《咏汝南先祖姑太宜人明朝·申佳允月旦高悬画荻堂,神从地下欲相将。婺星久照宜人传,皎日长垂太史章。有子能存千载祀,此身不死百年康。于公驷马临祠宇,彤管香留郁秀芳。
  • 4.《清明述怀二首·其二明朝·李云龙飘风不遑宁,白日忽已老。既深仲子叹,转切皋鱼悼。忆昔侍高堂,立身苦不早。昔也愧菽水,今焉悲宿草。建夷播妖氛,连岁勤天讨。我及赴国难,义旗正东扫。我非亲在身,酬知...
  • 5.《除夕清朝·王维坤眼底年光尽,家人真不来。西川兵火后,无复望乡台。

袁中道(1570年610日—1626年10月19日),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今属湖北省)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
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其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