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坐李龙潭邸中

朝代:明朝|作者:袁中道|
比来三食武昌鱼,今日重留静者居。
我有弟兄皆慕道,君多任侠独怜予。
尊前鹦鹉人如在,楼上元龙傲不除。
芳草封天波似雪,卷帘对雨读新书。

猜您喜欢

  • 1.《梦江南 千万恨唐朝·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 2.《嘉禾元朝·李昱晨发嘉禾城,晴日舒我颜。水深野岸阔,驿古秋花斑。回头指点中,已过三塔湾。少年所游地,头白今始还。沙鸥喜我还,来往清波间。愿为忘机翁,与尔俱投间。
  • 3.《天竺峰宋朝·蒋之奇藜杖芒鞋兴不穷,万山螺簇碧茏葱。青天一饷开图画,潋滟收归惨淡中。
  • 4.《李豫石常吉得旨归养赋赠·其一明朝·何吾驺石磴悬崖苦竹根,春风为爱长儿孙。琅玕百尺淩空上,归赋南山尽主恩。
  • 5.《黔阳回途感怀次阳明先生二首·其一明朝·李橒行行又复过山塘,兵火馀生出贵阳。短发星星戎马上,初衣冉冉水云乡。空传干羽绥荒甸,坐惜貔貅逞鬼方。西顾正烦宵旰计,微臣何以答君王。

袁中道(1570年610日—1626年10月19日),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今属湖北省)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
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其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